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乡村调查 (第2/3页)
“每年亲戚朋友的随礼费在一万元左右。” “除此之外,每年家里人的衣、食、住、行的挑费得两万多。” “” 青年农民挥舞着足壮的胳膊,胳膊上的肌rou在阳光下咯咯作响。 听着青年农民的话,大学生们很快就算出了一笔账,结果却令他们不满意。真想象不到,看上去要比城里人收入多的农民,其各方面的挑费似乎也都要高于城里人。理论上说,这是一种身份、地位乃至生活习惯上的城乡差异,这种差异形成的生存成本,是制约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上涨不快的主要因素。 望着充满了希望的绿色田野,大学生们不由自主的想起临出门时校长说的那句话。放暑假了,一群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到农村搞社会调查。他们自小全都生长在大城市里,到农村去,他们感到既陌生又神秘,有如几十年前的上山下乡。但临出门时校长说得“农村真苦,农民真累,农业真危险”的话让他们在跃跃欲试的同时,又心存余悸。 首站选在河北,在一个叫菡荚地村的地头上,他们看到一名正在锄地的青年农民。他哼着歌,一幅无忧无虑的样子,看上去比他们大上十多岁。眼前的情景似乎和校长说得话相悖。学生们走上前去,围住青年农民攀谈起来。 “俺和媳妇平时到镇里的工厂打工,每月有两千三、四的收入。” “今年承包了二十亩地,估计纯收入可达一万元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